| ||||||||
市安委会办公室发布2023年9月份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|
||||||||
|
||||||||
2023年9月份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9月份,生产经营建设活动趋于活跃,月底适逢中秋、国庆小长假,一些企业抢任务、拼速度,易忽视安全生产,加之台风、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仍有可能对我市造成影响,安全防范任务艰巨。针对分析发现的重点风险,预警如下: 一、阶段性安全风险须高度关注。9月份是较大事故多发月份,必须深刻汲取事故教训,严格落实风险防控措施,深入细致排查整治各类事故隐患,严防事故发生。 (一)海上安全方面。9月份伏季休渔期结束,大批渔船集中出海作业,可能出现超载、超抗风等级作业、疲劳作业等现象,特别是渔船频繁穿越航道、航路,或在港口水域、港外锚地等通航密集区作业,商渔船碰撞风险高。 (二)建设施工方面。9月气温适宜,建筑施工、市政施工进入高峰期,为抢进度,企业可能加班加点,大量使用临时务工人员,设施设备高负荷运转,安全风险上升。尤其是新上项目,为赶工期,使用无证人员概率增加,事故风险系数加大。中秋节前后工程款纠纷多发,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可能忙于处理纠纷而放松安全管理,纠纷还易引发人员情绪波动,也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。 (三)交通运输方面。开学季学生集中返校,滨海旅游“余热”尚存,加之中秋、国庆小长假,校车、通勤班车、旅游包车等交织出行,道路交通事故易发。进入秋季,农事活动日益繁忙,面包车、皮卡车、农用车等频繁上路,农村地区超员超载、非法载客等行为易发,要保持警惕。此外,9月份,港口生产作业繁忙,高处作业、有限空间、动火及临时用电多,也要高度重视。 (四)文化旅游方面。据文旅部门预计,9月份沿海景区旅客数量依旧保持高位,尤其在森林公园举办的日照日出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,可能导致人、车高度聚集,拥挤、踩踏和火灾等风险突出,必须密切关注。 (五)工贸和危化方面。一方面,受经济下行形势影响,一些工贸企业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,安全投入不足,设备设施可能检查维修不及时,加上企业人员心态不稳定,工作积极性不高,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,“三违”现象易发,机械伤害、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概率升高。另一方面,正常生产的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,可能连续生产、超强度生产,尤其是危化企业,现在市场趋好,生产意愿强烈,更要加以关注。 (六)其他行业领域。9月份降水逐步减少,天气日趋干燥,火灾风险增大,特别是餐饮场所、商场、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,用电用气多,火灾风险高,要加强防范,突出抓好“问题气”“问题瓶”“问题阀”“问题软管”等方面安全监管。另外,9月份还是有限空间中毒事故高发期,要引起重视。 二、汛期安全不可放松。9月汛期尚未结束,暴雨、雷电、大风等不利天气依然存在,可能影响危化品储存、海上作业、露天施工、道路运输等安全,特别是海上大风,突发性强,必须高度警惕。受前期降水影响,全市部分地区土壤含水率高,如遇短时强降雨,可能产生城市内涝,引发山洪泥石流、滑坡等地质灾害,雨水冲刷也可能造成基坑土体滑塌、支护结构变形,须保持警惕。 三、制度措施落实仍然存在不少短板。从近期督导检查看,一些部门、企业在责任落实上存在明显不足。部门层面,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不够坚决迅速,有的隐患排查不全不细、大而化之;有的督促企业整改问题不够有力,未及时形成闭环;有的不能及时排查发现非法生产经营行为。企业层面,存在隐患自查浮于表面、现场作业管理松散、教育培训流于形式、应急预案不切实际等问题。从“预防高处坠落、违规电气焊作业和违规施工、有限空间作业”三个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看,很多企业未开展“三类作业”专项整治,作业前不报备或不充分辨识风险、违规动火、无证作业等问题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呈现增长反弹趋势,反映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,抓安全生产意愿不强烈、主动性不足,安全管理时紧时松,带头落实责任还很不到位,必须高度重视。 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,进一步用好写实方法,以防范遏制较大事故为核心,以重大隐患排查整治为抓手,以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为关键,聚焦重点行业领域,结合预警的风险,以更加务实作风、精准措施,持续有力推进系列专项整治,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。 |
||||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|||||
分享到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