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|||||
市安委会办公室发布2023年7月份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|
||||||||
|
||||||||
2023年7月份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7月份是防汛关键期,高温、强降雨、雷电、大风等极端天气多,季节性安全风险凸显,加上大抓经济背景下的生产经营活动繁忙,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,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。针对分析发现的重点风险,预警如下: 一、危化品领域。夏季高温多雨,危化品稳定性差,安全风险增加,历来是危化品事故多发期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30年来,全国发生在7—9月份涉及危化品的重特大典型安全事故多达18起,占总数的40%以上,其中7月份,是危化品事故第一高发的月份,必须提高警惕。目前,我市有4家危化品企业使用忌水危化品,一旦遇水,极易产生有毒气体或引发自燃、爆炸,务必高度关注。我市三个化工园区还存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、未完全实现封闭管理、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不完善等突出问题。 二、燃气领域。6月21日,宁夏一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,造成31人死亡、7人受伤。6月23日,河南新密又发生一起液化气泄漏爆炸事故,造成4人受伤。从我市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情况看,截至目前,共发现一般问题隐患9377个、重大隐患11个,暴露出我市燃气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较为薄弱、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力度还有待提高。当前,各类餐饮生意火爆,特别是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小餐饮人气高,加上天气炎热,燃气安全风险突出。据统计,全市共有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9275家,但从检查情况看,餐饮场所使用无熄火保护装置炊具、未安装使用燃气报警器、未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演练、疏散通道被阻等问题仍然存在。此外,我市居民自有气瓶数量多、分布广,还存在“流动车充装”现象,风险不容忽视。 三、道路运输领域。7月份,货物运输、工程运输需求旺盛,外出旅行人员多,道路通行量不断上升,重点路段管控压力持续走高。汛期多雨,容易造成路面积水、车辆打滑,天气炎热还可能导致车辆爆胎、自燃,影响行车安全。另外,夏季小区门口、村镇庄头“马路市场”扎堆占路、车辆无视禁停,交通事故易发,也要引起重视。 四、建筑施工领域。当前,我市在建工程607处,各类项目提速施工,安全风险高。强降雨、大风等天气对高处作业、起重机械作业、深基坑作业等影响大,尤其为避开高温天气,施工人员可能提早作业,易形成监管“空挡”。受市场环境影响,部分工程时开时停,有的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及时到岗,且建筑行业一线施工人员流动性强、普遍年龄偏大,安全意识和技能参差不齐,违规作业易发。 五、文化旅游领域。今年我市旅游市场“回暖”,游客数量激增,据统计,端午假期三天,全市纳入监测的18家旅游景区,共接待游客87.34万人次,同比增长185.19%,大型游乐设施、旅游观光车、客运索道等使用频繁,风险升高。特别是沿海景区,游艇观光、休闲海钓等新兴娱乐活动多,存在船舶倾覆、人员坠海等风险。 六、消防安全方面。受旅游旺季、学生暑假等因素影响,大型商业综合体、文化娱乐场所、宾馆饭店等场所人员高度聚集,但消防设施运行率不高、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尚未解决,一旦发生火灾,极易造成群死群伤,必须高度重视。 七、城乡安全方面。我市现有34处城区低洼地带、182个地下建筑,受早期规划等影响,部分老旧小区地势低、排水设施不完善,短时强降雨易引发局部内涝,应时刻保持警惕。雷电、大风天气还可能造成触电、高坠、倒伏、坍塌等事故,也须加以关注。 另外,我市有重点高温熔融金属企业8家,如遇雨水倒灌,可能发生爆炸、燃烧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5月份以来,我省已发生5起学生溺亡事故,7月份正值暑期,未成年人涉水游玩活动多,溺水易发。高温还容易导致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积聚,存在中毒风险,必须高度重视。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红线意识,树牢安全发展理念,用好写实方法,压实安全责任。要盯紧重点行业领域和高风险环节,加强执法检查,强化帮扶指导,持续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,做实做细化工、燃气等系列专项行动,切实托清风险底数,狠抓隐患整改落实,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。 |
||||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|||||
分享到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