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|||||
市安委会办公室发布2024年1月份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|
||||||||
|
||||||||
2024年1月份安全生产预警信息 1月份,受强冷空气影响,寒潮、雨雪、大风和持续低温天气增多及气温变化易造成物料等反复冻结、融化,增加了管理难度,加上元旦节日效应及一季度经济冲刺“开门红”,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活跃,叠加环保治理,企业开停车、限产、工地停工等活动频繁,安全风险更加复杂多变。针对分析发现的重点风险,预警如下: 一、危化品领域。冬季历来是危化品安全事故多发季节。12月19日到23日,短短5天时间,宁夏银川、福建泉州、四川绵阳、山东淄博接连发生4起化工火灾,社会影响巨大。我市现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1家,使用企业3家,储存企业22家,还有2家正在试生产,必须高度警惕,盯紧看牢岚山区、莒县、经开区的3家化工园区,督促危化品企业做好冬季“四防”等工作。 二、工贸领域。当前,一些工贸企业时开时停,生产作业不连续,可能导致安全管理跟不上,员工易出现懈怠情绪和侥幸心理,尤其新上项目,高处、动火、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以及外包活动多,高处坠落、机械伤害、物体打击等事故易发。目前,日钢的2处高炉拆除工作仍在进行,须密切关注。 三、建筑施工领域。1月份,大风低温天气多,脚手架、临边防护、板房等设备设施易出现扣件螺栓松动、钢管弯曲变形等问题隐患,坍塌、高坠等事故发生概率增大。低温还易导致混凝土、砂浆内水分冻结,造成材料脆裂,影响工程施工质量,须高度关注。 四、道路交通领域。1月下旬将进入春运阶段,大量学生和部分务工人员开始返乡,车流量大幅攀升,加之元旦小长假,跨年贺岁、聚餐活动多,滑雪游、农家乐等项目热度高,人流物流聚集,“三超一疲劳”现象易发,道路交通风险陡增,务必保持警惕。 五、海上安全方面。受恶劣天气多、海产品需求高等因素影响,1月份历来是海上险情多发月份。据统计,近五年1月份,全市共接报海上险情16起,其中渔船险情10起,商船险情6起。1月份也是各港口企业争创首季“开门红”关键月份,商船频繁进出港,商渔船碰撞风险高,特别在市外不熟悉的海域,碰撞风险更加突出。近期,省对海上渔船典型涉嫌违规情况进行了通报,我市岚山港区锚地及航道有大量渔船拖延作业,影响通航,务必引起重视。 六、消防安全方面。1月份,市民用火、用气、用电量将持续增加,尤其元旦假期期间,节庆活动多,火灾防控压力大。从近五年1月份全市火灾原因来看,电气火灾占比高达35%,必须高度重视,及时加强电气线路等隐患排查。此外,出租房、农村地区易发生“小火亡人”事故,要加以关注。 七、森林防火方面。进入新一轮森林防火期以来,全市降水量较去年同期偏少,阶段性大风还会提升林下可燃物易燃性,火灾防控不利因素多。特别是元旦假期,城郊游、自驾游增多,吸烟、祭祀、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管控难度加大,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。 八、防一氧化碳中毒方面。冬季多紧闭门窗保暖,通风换气减少,一旦燃气、煤等物质燃烧不充分,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。12月16日、22日,山西太原一自建出租房、河南安阳一餐馆分别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,对存在上述风险的出租房、宾馆、餐馆、食堂、宿舍等场所,务必扎实开展排查,严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。 另外,1月份进入烟花爆竹销售旺季,也要高度重视。 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,强化底线思维,坚持问题导向,深刻剖析近期市内外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、隐蔽性矛盾,结合预警的风险,运用写实方法,压实监管责任,实施靶向治理,持续深入开展重大隐患、化工、“三类作业”等系列专项整治,做到真排查、真整改、真落实,切实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。 |
||||||||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 |
||||||||
分享到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