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30日上午9:30来到日照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直播间的是:莒县教育和体育局安全生产管理科科长、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监事,省学校安全协会理事、日照市安全教育培训讲师董永来。 
青少年在暑假期间非正常死亡的“头号杀手”——溺水: 发生溺水事故的时间段主要是学校放学后、双休日、节假日等时段。暑假期间就是溺水的高发期。发生溺水的地点主要有:水库、塘坝、水坑、沟渠、河流、湖泊、户外不明的水域。发生溺水的原因:一是在水边玩耍时不小心滑倒掉到水里,二是在水中突然滑倒后站立不起来而陷入污泥中,三是过于逞强在水里长时间的游泳造成疲劳过度,四是在游泳时突然呛水,不会调整呼吸,五是不会游泳,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造成惊慌失措,动作慌乱,六是在水里游泳时产生腿部或其他部位抽筋,七是对水域情况不了解造成的意外事故,八是冒险潜水,出现了机体失衡状态,九是盲目地下水救人,被溺水者紧抱不放,既不能救出溺水者也不能自救,十是在嬉水时打闹、推搡、被人按压造成溺水。预防溺水事故必须做到“六不准”:不准私自下水游泳,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,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,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,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,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。
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中小学生在街上骑飞车,有的不扶车把,有的带人追逐,有的在机动车道钻来钻去,而且车速很快,有的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,见到车流缝隙就跑着横穿马路,有时发现跑不过去,再突然掉头跑回来,这样的做法都非常危险。一旦遇到紧急情况,根本就没有办法逃脱。我国《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:驾驶自行车、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,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。所以,同学们一定要有良好的交通习惯,树立交通安全意识,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规则,增强遵守交通安全的自觉性。骑车不逆行,走人行道,没有人行道的靠右边走,正确地识别警告标志、禁令标志、指示标志、指路标志及道路交通标线,懂得交叉路口红绿灯信号、人行横道灯信号。不在路上相互追逐、嬉闹。不在马路上踢球;不在马路中间行走,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;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,要走人行横道线,还要注意来往车辆;在十字路口,要做到红灯停、绿灯行;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、乘车须抓紧扶手、车上拥挤时注意锐利物品、车停稳后再下车。
到了暑假,已经进入肠道疾病高发期,所以同学们和家长们应尤其注意暑期的饮食卫生。同学们在假期中,不要购买过期、变质、有异味的食物和“三无”食品;不吃变质饭菜和不干净水果;不喝生水,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、野果,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,严防食物中毒。此外,还有一些同学到了暑假就失去了正常的作息规律,早上不吃床、中午不吃饭、晚上不睡觉。还有就是经常参加同学聚会和旅游等活动,各种各样的美味也诱惑着同学们,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,损害身体健康。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同学们:对美味佳肴应以品尝为主,一次不宜吃得过多、过饱。多吃富含纤维素、维生素的新鲜蔬菜、水果,以促进胃肠蠕动。同时,更要注意不要随便吃街边小吃摊上的食物,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。
一是要正确使用家用电器、煤气灶、卫生浴具等,学习安全用电、用火知识,并养成人走电断的好习惯,切勿麻痹大意,各类电器及设备发生故障时切勿擅动。不管是在家里,还是在野外,千万不要玩火,不能划火柴,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。一旦发生火灾,千万不要惊慌,要拨打119报警,然后想办法逃走。二是有一些不法之徒往往利用未成年人戒备不足、警惕性差、容易哄骗的特点,骗取孩子的信任后实施犯罪。同学独自在家时,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。一旦遇到纠缠不清的人,应立即拨打110报警。三是暑假天气炎热,穿衣单薄,肌肤裸露较多,容易造成磕伤、碰伤、烧伤、烫伤。夏季外伤和烧烫伤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季节高。四是暑假时间长,上网有时会成为同学们打发时间的主要活动,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合理规划网络生活,做到时间适度、内容健康、防止“网络成瘾”,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。五是网上交友要谨慎,不与网友见面。外出要告知家长,保持与家长的联系,不在外留宿。六是注意了解掌握气象信息,在雷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尽量留在家中或其它安全场所;若遇到雷雨天气,请拔掉插头,关上电源,不到易触电的场所活动;不到大树下等易遭雷击的危险处躲雨,避免雷击。
|